E60 M5末代自然進氣最強四門房車!!!

(誰把這標題下的這麼長)

2007 E60 M5 LCI購入

-----寫在前面前-----

E60車系從2003~2009(2010)
是大學畢業,到退伍初出社會這段期間
經濟能力不足,看到卻又口水流滿地的車

相較現在F10的線條,個人覺得E60更加的銳利
像大燈燈眉拉到葉子板的線幾乎延伸到C柱後
尾燈在2007LCI後採光柱型態,收到後葉子板尾這邊也是上揚的線條
就像是個穿著貼身西裝的英國紳士,F10則稍微胖了點帶點貴氣
這算個人審美偏好吧!!!

另外,一開始在找E60只想說找台530還是535,V8的545也看了看
但身邊的酒肉朋友,對於勸拜總是不遺餘力
SAM:我想買台E60,
某:E60要買就直接看M5了,跨蝦洨535...
SAM:喔!!!
過兩天....
某:我朋友那邊有台2007的LCI要賣...
   (圖片...)
   (圖片...)
    ....
 
SAM:靠,你還幫我問了喔!!!
某:這台OK沒問題啦!!!

然後看完,沒兩天就交車了....(遮臉)
爆預算又是另外一件事了(遠目)

當然啦!!!中間也看了一些車
像第一台,車不錯價格也不錯
但就一點不好,2006的M5,車籍資料是2003的520....
可過戶驗車,但哪邊怪怪的吧!!!(以下三千字略)

另一台,日規改了框,但前面的保桿的樣子怪怪的
Google半天也沒有類似的
電話問一問,後來沒下文也就算了

-----日規車、美規車、歐規車???-----
台灣的車主有時候很糾結於是甚麼規的車
立場不同,說法也有其依據
不過不變的是一分錢一分貨

購入這台是日規車
很幸運的是相關資料都相當齊全

第一項,車商進口證明
所有進口車都應該會有的
會註明車型、車身號碼、引擎型式(號碼)、製造日期
進口日期、移轉日期
 


第二項,日本車籍註銷出口證明
其實上面當初的進口、領牌日期都會有
這台剛好車檢的里程數剛好也有寫上
2012/6/19->46300KM
2014/7/1->67800km
從2007/7日本第一次領牌來說
一年開不到1萬公里
在2015/4註銷日本車籍,同年7月台灣第一次領牌
台灣第一任車主2015/7~2016/5
交車時附上台灣保養紀錄在73000KM
   (這就不附圖了)

-----正文開始-----

我想這篇要寫些跟大家在網站上比較常看到的心得不一樣的東西
因為在以前看了許多試車報告
都寫  這台車是拿來日常代步
允文允武、動力隨油門踩踏深度揮灑自如
靜如處子,動如脫兔....(以下三千字略)

但拿來日常使用,似乎感覺不太是那麼一回事
這究竟是命運的安排,還是前世的糾葛
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.....

-----V10 5.0 +SMGIII-----
這顆V10無議 絕 對 是BMW Mpower經典銘機



















怠速大概800~900rpm
油門踩下大概在11~1200rpm離合器接合車子會開始前進
開慣一般小排量或日系車,強調輕巧起步、反應靈敏的車子來說
在2000rpm轉速前,搭配變速箱一檔或二檔起步
動力相當"平順",應該說嬴弱...@@""
雖不至拖不動,但有種笨重的感覺!!(沉重穩重!!??)

隨著起步後,20~30km/hr後,轉速2000後就活潑了起來
一般使用在2000~3500rpm才堪稱算平順的區域
   (和一般2.0NA房車相較)
但如果起步都到4000rpm過後換檔,大概一般市區都可以衝第一了
一.一|||不太喜歡這樣的原因,就是聲浪在3000rpm後會較明顯
避免無謂的被認為在挑釁還是尬車,平時都還是順順起步
載長輩這也是我另外會覺得頭痛的地方->這台米漿怎麼那麼吵....@@""
起步2000~2500rpm換檔又是軟軟的感覺(隨便一台TOYOTA都比你快)



4000rpm後,直到7500rpm,在一台4門的房車上
即使是在P400的情況,動力相當的充沛
P500模式這動力我覺得相當的瘋狂(爽)

再來,這顆SMGIII(自動化 手排檔變速箱!!!)
油門控制真的要有手排的概念
就一般代步來說,單離合器的頓挫實在讓我有點頭痛
除了溫柔的踩踏油門,跟適時地在換檔前微鬆油門是不二的方法

過多的模式選擇似乎也有點雞肋,D1~D5,S1~S6
最常使用D1,二檔起步
D2則為一檔起步,換檔的轉速略高(D3~D5略,沒試)
至於切到S,既然都手動換檔,撥片一撥直接就是S5(S1-S4略,沒試)

阿S6ㄌㄟ,好吧!!!S6只有在彈射起步模式會出現
中文網站好像也沒有人特別寫E60 M5彈射起步(Launch Control)要怎麼用
1.動力切換成P500
2.循跡防打滑 關閉
3.排檔模式就會在S5,再多按一次就切成S6
  (不要用方向盤上的M快速鍵,會沒用)
這時再把排檔桿往前推(固定),油門踩到底(會在4500rpm,美規1500rpm)
放開排檔桿後,車子就全力往前衝
只要專心注意前方路況,跟超轉前換二檔
你就可以完成一個漂亮的起步

-----懸吊-----
這是另外一個讓我頭痛的事情
太多試車報告心得寫說這是台適合全家出遊、闔家歡樂的家庭性能房車
除了前後使用255/40-19、285/35-19較薄的輪胎(目前使用PSS)
路感回饋本就比較直接

原廠三段式的電子避震,即使在最軟的這段
在台灣凹凸不平的路面,建議還是儘量閃開坑洞
以剛吃飽飯的標準,實在說不上舒適
載家人、客戶吃完飯,這回饋只能給不及格
後面兩段就不說了(不是每個人都很熱血啊!!)
  (註:你問我甚麼當標準,當然是一般BMW5、7,BENZ E、S系列)

一般速限內切換車道,到百出頭的車道快速切換
側傾情況控制的相當不錯
順順開到15~20格,也都還OK

但在12格以上較劇烈的操駕,或快速變換車道
建議就使用上2、3段吧!!
但相對在使用上的路況跟舒適性,就自己斟酌一下了


留言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Rimowa掰咖記...

2015 Suzuka 8hr鈴鹿八耐觀戰應援團